桥梁创新技术应用研究中心


一、研究中心基本情况

桥梁创新应用技术研究中心(Bridge innovation application Research Center for E-Learning, NERCEL),是由学院与中铁一局、中铁北京局、中铁上海工程局等企业联合共建,于2017年由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成立。

主要围绕铁路、公路桥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,借助智慧建造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,聚焦施工技术、临时结构检算、工程检测等研究领域,开展技术服务和科研攻关,为我国广大施工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、精细化管理及生产效率的提升做出应有贡献。

工程研究中心现有20余名高素质研究人才,高级职称占58%,90%的教师取得建造师、造价工程师、建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,形成了一支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队伍。现有施工技术管理部、桩基检测技术部、无损检测技术部等3个专业服务团队。  

工程研究中心完成了跨定武高速转体桥转体T构支架满堂设计项目、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基坑支护技术服务等技术服务和科技攻关。近几年中心团队主持纵向课题1项,到款2万,主持横向课题11项,合同额735万。注册专利15项,其中发明专利4项,发表论文48篇,其中SCI2篇,核心7篇。

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宗旨是:“合作共赢、协同创新的理念,以勇于超越,敢于创新,善于合作,精于服务的精神,竭诚为广大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”。

二、研究中心主任简介

齐红军,教授,国家一级建造师,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、中铁智慧建造产业学院院长、陕西省建筑业协会建设行业绿色施工专家、陕西高校科协联合会理事、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主要从事道桥与桥梁工程建设相关研究工作,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其中中文核心9篇、EI收录1篇。主持并完成教科研项目13项,合同到款额540万;主持完成肯尼亚蒙内铁路工务/电务技术国际科学技术服务项目,开创学校国际技术服务零的突破。荣获国家QC成果奖2项和省级QC成果奖1项、省级教研成果二等奖1项。


三、研究中心主要业务(技术服务业务)

业务1:桥梁施工监控技术

根据桥梁施工阶段模型布设各类传感器,安装结构环境条件、结构各响应的传感器装置建立监控网,通过与智能传感器技术、BIM技术、物联网、无线终端技术、大数据技术等结合,对各个监控的重点部位进行状态数据收集,并对下一施工部位进行线形和应力应变监控与预测,以利于保证施工的结构线形和内力,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实时控制,使桥梁始终处于安全受力范围内,实现结构感知实时化、在线预警及时性、结构评估有效性。现已完成渭南市创新创业基地创新湖大桥施工监控等5座桥的施工监控。


2:桩基承载力试验及完整性检测

可承担桥梁、建筑基桩(静载荷、高应变、低应变、超声波测试)及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。还可完成基桩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和处理,完成桩基基础工程所用新材料、新工艺、新设备、新结构的检测,拥有高应变测试仪、低应变测试仪、千斤顶、超声波测试仪等10多台仪器设备。中铁建大桥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小舜江特大桥桩基检测、陕西省卤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地基检测项目等10余个项目。


业务3:路桥无损检测技术

利用声波、电磁波等方法对道路、桥梁、隧道、钢结构等工程结构进行无损检测,可对结构缺陷(表观、内部)、几何特征和力学性能等参数进行检测和评估。拥有落锤式弯沉仪、混凝土结构综合检测系统、超声波检测仪、冲击弹性波检测仪、孔道灌浆密实度检测仪、隧道激光断面仪等10余种现场应用广泛、技术水平领先的仪器设备,实现道路、桥梁、隧道及钢结构工程无损检测参数全覆盖,现已完成中交隧道局五公司太和特大桥无损检测等5个项目。



四、应用领域与联系方式

应用领域:交通运输工程领域

联系人及职务:都志强

联系方式:15249260772